媒体扫描
您当前的位置 :

  我们离“精准营养”还有多远? 怎么吃才是合理的营养搭配,又有哪些食物多吃无益,这大概是社交媒体上永恒的流行主题。然而,你知道吗,我们常见的各种膳食与营养推荐标准大多不是中国人的“尺码”,而是基于欧美人群的健康、疾病与生活方式的数据外推而来。由于中西方人群在遗传背景、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代谢表型及疾病易感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基于西方人群的研究结果是否适用于中国人群仍有待研究。    

   何时能有为中国人量身定制的精准营养方案?

  在幽静的岳阳路上,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人口健康研究领域里,便有这样一群多年来为实现真正属于中国人的“精准营养”而执着地努力着的科学家。如果有机会遇见他们,您不仅可以求教一份营养科学“锦囊”,更重要的是,您可以参与其中,不厌其烦地分享细致入微的“膳食日志”,为中国人自己的营养科学研究提供翔实的数据。 

  被低估与误解的营养科学 “我们是从事营养科学研究的,很多人可能还没有真正理解营养科学是做什么的。”中科院特聘研究员、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人类营养与疾病研究组组长林旭坦言,“管住嘴,迈开腿”的形象表述固然让很多人对健康生活方式有了直观的认识,但是也令不少人误会了营养科学,以为它就是教人“管住嘴,迈开腿”这样简单。其实不然。营养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取决于膳食中各种营养素的来源、摄入总量、种类、比例和它们之间的平衡等等。

  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获营养学博士学位,并在北卡罗莱纳大学、杜克大学和美国国家环境保护署完成博士后研究,林旭于2003年回国继续营养科研事业。她主持了“863计划”重点项目课题“2型糖尿病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药物基因组研究”。她的团队与国内多家医院和大学合作建立了我国首个包括近2万人份的2型糖尿病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库,发现和证实100余个与肥胖、2型糖尿病及营养代谢相关的易感基因位点;建立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多组学营养流行病学队列追踪研究数据库。

  “‘精准医学’是一个当下很流行的词汇,是根据患者不同的基因型、多组学特征和代谢状态及生活方式等环境因素制定最为理想的治疗方案。其实不仅如此,随着‘精准健康’与‘精准营养’时代的到来,对营养科学研究提出了更紧迫的需求和挑战。”本科阶段从事医学研究的林旭,深知营养科学之难。比如,营养科学重在健康而非疾病,疾病可以有判定标准,判定健康的生物标记物又是哪些?

  精准医学在亚人群中强调疾病治疗,而精准营养与健康在更大分层的人群中强调预防;精准医学很少强调膳食和生活方式,精准营养与健康则以改变饮食和生活方式为手段;精准医学开展罕见疾病的基因预测,而精准营养与健康则评估复杂疾病的遗传易感性和与生活方式等环境因素对营养需求和健康维护的共同作用。“可见,精准营养、精准健康是一个更广义的概念。”林旭告诉记者,美国在2015年初启动的精准医学计划,其预算大部分投资于临床人群队列研究,计划在全美招募100万人进行大型前瞻性随访,而精准营养则需要更细致的以社区为基础的临床前的大型人群队列研究。

  你所不知道的营养“个性” 为什么北欧人比亚洲人更适合高脂饮食?因为北欧人长期生活在高寒地区,其脂代谢通路基因的特征使得他们能更有效地代谢脂肪获取能量,来抵御寒冷的气候。

  现有研究还表明,黄种人比白种人更易患2型糖尿病。每增加5公斤体重,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在亚裔人群中上升84%,而在白种人中仅上升37%。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不同地域间在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上的差异,造成了人群营养适应性方面的差异。”林旭指出,营养科学没有全世界通用的标准,而现在被我们所熟悉的各种膳食营养推荐中,使用的往往是根据欧美白种人的研究数据推算而来。近年来,我国居民膳食结构有了显著的改变,也会影响特定脂肪酸、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等摄入总量、种类和比例的改变,但这些营养素与代谢性疾病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系统的研究。“中国人需要建立符合中国人特点和健康需求的营养标准与膳食指南!”这正是林旭团队这些年的研究方向。

  目前,林旭团队已在中国人群中发现了几十个与食物和营养成分、环境暴露相关的组学标记物;并通过多个营养干预发现亚麻子及有效成分、核桃、糙米等对肥胖、代谢综合征的改善作用;最近还首次系统地评估了中国人群维生素D补充的量效关系及遗传和非遗传因素的影响。这些原创性的工作填补了大量中国人群或亚洲人群研究的空白,为今后在中国人群中开展代谢性疾病的精准预测、预防及营养干预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营养是一门很有‘个性’的学问,不仅存在种族差异,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林旭解释说,食物中的生物活性物有多样性,人类在遗传易感性、代谢表型和营养适应性方面的差异会导致在营养代谢应答方面的差异,所以精准营养要求的其实是根据不同个体或同一类人群的营养健康需求给予“量身定制“。美国营养学会甚至已将个体化营养作为 “21世纪营养科学需要优先发展的6个领域”之首。而个体化营养着重研究个体对膳食和食物代谢的反应多样性及形成的原因和结构,并解析那些引发亚人群对食物产生相同或不同反应的遗传、表观遗传和种族(民族)等因素,为制定个体化营养干预和膳食推荐等相关政策提供更好的循证依据。

  研究成果将这样“落地”

  未来某一天,随着营养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我们也许只需一口唾液、一张试纸,就能快速简易地完成一次定向基因和营养代谢谱检测,在此基础上便可以确定自己的精准营养需求。

  “所谓理想的营养状况,是多种适合个体需求的健康食物的合理组合,也不要相信某一种或几种食物或营养素能产生营养魔力。”

  林旭期待,营养科学家的成果能早日“落地”,更直接地造福民众。在本周六的中科院的“公众科学日”中,林旭团队将开展“精准营养”专题科普活动。

  现在,“我们所揭开的只是冰山一角”,中国人需要更多自己的研究。在中国开展大型营养流行人群队列和干预研究,难度颇高。一方面,由于诚信环境的原因,很多人担心个人隐私的泄露和随后的商品推销;另一方面,合家共食、油盐酱醋讲求适量、对食物摄入规格和重量不敏感的中国式餐饮,的确很难精确统计各种食物和营养成分摄入及其与健康的关系。“西方的公众对参加科学研究认的知度相对较高,如全球著名美国弗莱明翰心脏研究(Framingham Heart Study)的志愿者成立了俱乐部定期聚会,以参加该研究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为傲,希望我们的老百姓也能如此,更愿意参与科研调查。”

  《新民晚报》新民科学咖啡馆 2017年5月16日

  记者:董纯蕾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