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11月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举办2025年科学节次活动是中国科学院第科学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主题为“嗨,科学!——好奇探索未知,科学连接未来”。研究所依托自身学科特色和研究优势,聚焦营养与健康所工程实验室应用基础研究创新成果与转移转化的科普展示,面向不同需求的受众策划好奇探索未知-少年启思场”“科学连接未来-产研互促场”两大主题板块,既为青少年走进研究所探秘科学搭建桥梁,也为畅通产研互促链条开辟新路径。

活动开放了工程实验室的5个特色单元,以丰富多样的内容设计吸引青少年及其他社会公众共计100余人感受科学魅力。

好奇探索未知

上午,研究所为青少年团体精心设计了“美发现”“趣讲解”“强精神”“零距离”四个板块的科学之旅,集中开放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研发单元,既有深入浅出的科普报告,也有科学实验的沉浸体验,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的同时弘扬科学精神厚植科学文化

工程实验室一楼大厅依次陈列了各研发单元展板、《自然》封面故事展和研究所特色品牌GRAD科学图片展,以“发现科学之美”为线索串联起科研背后美的瞬间,引得不少学生与家长驻足。内场的科普讲解环节,三位曾获院科普讲解大赛优秀奖的选手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将科学知识、科研成果娓娓道来;研究所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也从不同角度为台下听众展现了老一辈科学家与新时代科学家的精神风骨。

随后,青少年分组参观了工程实验室部分研发部。营养功能食品部围绕“寻找紫色健康精灵——花青素”设计了科普讲解与实验,志愿者引导学生一起动手提取了生活中常见的黑枸杞、车厘子等十几种食材的汁液,利用花青素遇酸碱变色的原理鉴别,杯中溶液不断变幻的色彩使孩子们惊叹连连;食品安全与真菌毒素部从真菌与生活的联系切入进行讲解和实验设计,一组学生参与演示面粉中真菌毒素的提取流程,了解食品有害物质的检测,另一组通过模拟微生物分离培养观察菌落形态,直观了解微生物相关知识;皮肤健康部为学生们介绍了数据驱动的皮肤健康研究案例,重点讲解了皮肤检测设备的数据质控、模型构建与算法开发,同学们通过亲身体验皮肤检测仪器、观摩乳化工艺实验展示,深入理解了皮肤智能化检测与科学护肤的价值。

科学连接未来

下午的“产研互促场”迎来了一群同样热爱科学新知、希望碰撞思维火花的产业界“大朋友”。工程实验室及其研发部联袂呈现了精彩纷呈的“自我介绍”,用科普化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实验室的研究发现、应用前景和成功转化的案例,之后带领公众现场参观实验室并交流答疑。

首先,研究所成果转化与合作处处长、工程实验室执行主任姚刚,对工程实验室进行总体介绍。他提到,工程实验室是研究所产研融合创新的重要承载区,通过发挥体系化建制化优势,致力于为产业赛道实现颠覆式技术创新提供支撑。基于工程实验室,研究所进一步建设 “上海市未来功能食品概念验证中心”,该中心以研究所科研底蕴驱动产业创新,以聚科生物园产业生态承接落地,同时整合漕河泾开发区在应用场景、产业资源上的优势,最终聚焦功能食品产业发展需求,推进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前瞻性应用基础研究。

随后,营养功能食品部围绕自身食品研发和功能评价两大技术平台展开介绍;皮肤健康部分享了在中国人皮肤表型数据库建设方面的核心优势,例如汇聚了约3万例皮肤多组学数据资源等;食品安全与真菌毒素部从功能布局、平台能力、成果产出、技术服务等维度进行展示;科学营养部介绍了精准营养人群数据库、人体代谢舱-代谢稳态、临床营养干预等技术体系建设情况;人工智能与数字健康部则就生物医学大数据操作系统Bio-OS研发及如何解决抗衰老化合物筛选、饮食推荐健康管理等生物医学前沿问题开展讲解。五个研发部均分享了本部门代表性“政产研”合作案例。

在开放交流环节,产业界公众跟随各研发部志愿者参观了实验室,观摩了有关仪器设备环境等情况。产研双方还就具体合作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现场气氛热烈。

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两者共同构成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营养与健康所将持续做好科普工作,呼吁更多公众走近科学、拥抱科学,全面营造科技创新浓厚氛围,为抢占科技制高点目标的实现营造良好氛围,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志愿者与青少年合影


志愿者与产业界公众合影


“美发现”、“趣讲解”、“强精神”


青少年走进实验室

工程实验室科普介绍及参观交流


本次活动由营养与健康所所办公室会同信息中心科学传播中心共同主办,工程实验室(上海市未来功能食品概念验证中心)、成果转化与合作处、【薪火赓续·守护健康】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承办,活动还得到了党委办公室、后勤保障处、采购部、研究生会、管理与支撑第一党支部、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国家鼠和兔类实验动物资源库、多能干细胞与肝脏疾病研究组等单元的大力支持。(排名不分先后)

推送单元:所办公室

视频摄制:信息中心科学传播中心

附件: